清理項目包括:1、現金盤點;2、銀行存款;3、有價證券;4、暫付款、應收賬款、預付賬款、其他應收款;5、材料(庫存材料)、產成品盤點;6、固定資產盤點。
1、 現金盤點
(1)檢查現金日記賬、總賬及會計報表現金項目,核對餘額是否相符。
(2)盤點清查日實有庫存現金,填寫現金盤點表。
(3)將原賬麵數與盤點數比較,如有差額,分析其成因,屬於賬務處理錯誤的,作會計技術性差錯處理,調整原賬麵數;非屬於賬務處理錯誤的,為清查差異。
(4)若有充抵庫存現金的借條、未提現金支票、未作報銷的原始憑證,需在清查表中備注說明。
(5)對於非記賬本位幣的現金,檢查其采用的折算匯率是否正確。
2、銀行存款
(1)檢查銀行存款日記賬、總賬及會計報表銀行存款餘額,並核對是否相符。
(2)取得每個銀行存款賬戶的對賬單,分別編製銀行存款餘額調節表,如銀行存款日記賬與對賬單有差額並且是未達賬項所致,應逐筆落實未達賬項的形成原因、時間、金額以及資產清查基準日後的進賬情況,對長期掛賬的未達賬項應查明原因,或取得相關依據後進行處理,屬於賬務處理錯誤的,作會計技術性差錯處理,調整原賬麵數;非屬於賬務處理錯誤的,為清查變動數;如銀行存款日記賬與對賬單有差額並且非未達賬項所致,應作會計技術差錯處理,調整原賬麵數。
(3)對定期存款或限定用途的存款要查明情況,在清查表中的備注說明。
(4)對於非記賬本位幣的銀行存款,檢查其采用的折算匯率是否正確。
3、有價證券
(1)檢查明細賬、總賬及會計報表數,核對餘額是否相符。
(2)盤點庫存有價證券,並編製盤點表,確定其權屬,並倒軋截止2006年12月31日餘額即盤點倒軋數。
(3)將原賬麵數與盤點倒軋數比較,如有差額,分析其成因,屬於賬務處理錯誤的,作會計技術性差錯處理,調整原賬麵數;非屬於賬務處理錯誤的,為清查變動數。
4、暫付款、應收賬款、預付賬款、其他應收款
(1)檢查明細賬、總賬數及會計報表數,核對餘額是否相符、方向是否正確。
(2)對賬:應收(暫付)外部單位款項應可采取包括發函詢證在內的方法,確認餘額;對應收(暫付)內部單位款項應主動與對方對賬。對於無法與對方確認的金額,應查明原因,屬於賬務處理錯誤的,應作會計技術性差錯處理,調整原賬麵數;對於預計無法收回的金額,應由中介機構出具經濟鑒證確認損溢,作清查變動處理。
(3)對於備用金,可參照現金的方法確認餘額。
(4)編製賬齡分析表。
5、材料(庫存材料)、產成品
(1)檢查庫存材料(庫存材料)、產成品的明細賬、總賬數及會計報表數,核對餘額是否相符。
(2)檢查財務部門材料(庫存材料)、產成品明細賬餘額與物資管理部門的登記賬餘額進行核對。
(3)盤點清查日實有材料(庫存材料)、產成品,填寫材料(庫存材料)、產成品盤點表,並倒軋截止2006年12月31日餘額即盤點倒軋數。
(4)將原賬麵數與盤點倒軋數比較,如有差額,分析其成因,屬於賬務處理錯誤的,作會計技術性差錯處理,調整原賬麵數;非屬於賬務處理錯誤的,為清查變動數
6、固定資產、明細賬
(1)檢查固定資產的分類是否正確。
(2)檢查明細賬數、總賬數及會計報表餘額,核對是否相符。
(3)盤點清查日固定資產,填製固定資產電子卡片,並倒軋截止2006年12月31日餘額即盤點倒軋數。
(4)將原賬麵數與盤點倒軋數比較,如有差額,分析其成因,屬於賬務處理錯誤的,作會計技術性差錯處理,調整原賬麵數;非屬於賬務處理錯誤的,為清查變動數。
7、應繳預算款、應繳財政專戶款
(1)檢查應繳預算款的明細賬、總賬數及會計報表數餘額,並核對相符。
(2)檢查各項目的行政事業單位收款收據及上繳財政的一般繳款書,複核應繳未繳數金額。
(3)將原賬麵數與收款收據合計數或一般繳款書比較,如有差額,分析其成因,屬於賬務處理錯誤的,作會計技術性差錯處理,調整原賬麵數;非屬於賬務處理錯誤的,為清查變動數。
(4)編製應繳預算款、應繳財政專戶款清查明細表。
8、暫存款、應付賬款、預收賬款、其他應付款
(1)檢查明細賬、總賬數及會計報表數,核對餘額是否相符、方向是否正確。
(2)對賬:應付(暫存)外部單位款項應可采取包括發函詢證在內的方法,確認餘額;對應付(暫存)內部單位款項應及時處理對方單位對賬。對於無法與對方確認的金額,應查明原因,屬於賬務處理錯誤的,應作會計技術性差錯處理,調整原賬麵數;對於預計確實無需支付的金額,可由中介機構出具經濟鑒證確認損溢,作清查變動處理。
(3)編製賬齡分析表。
9、固定基金
(1)檢查明細賬、總賬數及會計報表數,核對是否相符。
(2)檢查固定基金是否與固定資產金額相符。
根據上述核對,編製一張明細單,清晰反映出所記賬項是否真實、準確,是否漏記多記錯記,為以後做帳的時候延續條理清楚。